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2330858
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时,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能拯救中国。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另一部分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族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和近代化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摘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三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任保秋《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材料四   周恩来总理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五四运动                                                                                                 图二南昌起义

                       图三卢沟桥事变                                                                                       图四开国大典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理解“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材料中的“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的共同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实践有哪些?
(4)请结合四幅图片,为其确定一个主题。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摘编自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   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这一历程是坎坷的,是荆林丛生的,更是流血牺牲的。但无数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前赴后继,无怨无悔为救亡图存和实现民族复兴积极探索。这一不同阶级的中国人同不同的方式去探索拯救中国的历史,正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摘编自《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向西方学习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前期中国在学习物质(技术)、制度、精神(思想)层面“重建文化自信心”的主要史实。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特点。
2022-11-25更新 | 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

请回答:

(1)依据上面五幅图片,写出其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请问图1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创办的口号是什么?

(3)图3人物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之后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4)图4所示的《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阵地,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是______________,图5所示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2018-11-21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是什么人掀起的?
(2)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020-10-12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