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 中共八大的召开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233487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同时附有在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实行集中经营的,但是也需要有一定范围的分散经营作为补充。……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都将列入国家计划,由生产单位按照计划进行生产,……有一部分产品将不列入国家计划,……作为计划生产的补充”……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621日社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在中国的经济中出现了一些部门之间比例失衡的现象,开始感到工业原料的不足,许多产品的质量都降低了。允许加快小型冶金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物力和人力的分散,导致了日用品生产的急剧减少。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的是,在1958年下半年建设了90多万个小型冶金企业,吸纳了8000-9000万农民。如此多的农民在农忙期间不参加农活,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庄稼没能完全收获。

材料四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共八大提出的主张。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在这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请列举出除“铁人”王进喜外的一位模范代表人物。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是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对这一总路线你是怎样认识的?此总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4)三则材料可以给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2014-08-22更新 | 4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也有严重失误和沉痛教训。让我们结合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张建国老人的三则日记,走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国共产党绘蓝图】

日记一:在我7岁那年,作为党员的爸爸去北京参加了一个会议,回来时说:“这个会议开得好,为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描绘出了宏伟蓝图。”


(1)日记一中提到的“会议”指哪次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激情岁月酿失误】

日记二:我对于9岁这一年格外难忘,村里先是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宣传画。没过多久村里又把我家煮饭的铁锅都拿去炼钢了,说是实行人民公社,吃饭都不要钱了……


(2)日记二所反映的现象表明当时我国正在开展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危害?
(3)这场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日记三: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每天写大字报,开批斗会,老师校长都成了我们批斗的对象,许多深受学生尊敬的好老师被停职、下放;后来,开始大规模的游行、串联,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中城市,每到一处,发现那里的工厂都停工了,每年的高考也被取消了……


(4)日记三反映当时我国正在开展什么运动?指出这场运动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5)你从这场运动中能得出怎样的经验与教训?
2022-02-08更新 | 9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以下是对新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会议的提示语:

会议-:1949年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

会议二:1955年周恩来展现外交风采的会议。

会议三:1956年确定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会议。

会议四:1971年让中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会议。

会议五:1978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

(1)请根据以上信息,以《影响新中国的重大会议》为题,写一篇介绍上述五个会议的小短文。

要求:

①文中须包括信息涉及五个会议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或对会议的评价)。

②史实准确,语言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2)请选择你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次会议,用一句话描述该会议

2018-06-03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