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局部抗战时期 >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 九一八事变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2382550
战争与和平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统一体。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充满了辩证性。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你可以把它(战争)比做一场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该参加进去,做最后一击,决定全局的胜利。

——摘自1941年罗斯福的一次演讲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和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加进去”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上场”始于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维护和平”为主题,自拟观点并加以论述。
23-24九年级下·江苏苏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以下是八年级(三)班开展关于“抗日战争”活动探究课的内容,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材料一   

1939年胡孟晋的家书最亲爱的惠啊:

……希望你将无知识的妇女组织起来,宣传和教育她们,使伊等知道:“皮之不存,毛何附焉”?“国之不存家何在?”……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159-163页

1940年张自忠将军的家书仰之吾弟如悟: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侵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180-181页

材料二   抗日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319九一八事变
19358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7七七事变
19378月-193810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19379平型关大捷
19408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54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92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阅读材料一并概括“抗日家书”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2)选择抗日战争大事年表中相互关联事件(至少选择2个),结合抗战家书的民族精神,围绕“中华民族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体现家国情怀)
2024-05-28更新 | 1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注: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

图4:日本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注:旅顺大屠杀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图2:日本的和同开珎
注:日本仿唐开元通宝所铸货币。

图5:日军占领沈阳
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沈阳城。

图3: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注:鉴真历经12年,终于成功东渡日本。

图6:张自忠          左权
注:张自忠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左权为八路军副参谋长。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至图6中相互关联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写出图片的序号即可),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然后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4更新 | 8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和比较)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九一八事变


2019-06-05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