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279054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及其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制造战乱)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淫乱,急则犯上作乱。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叛乱)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只有嫡长子一人可以继承),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否定了什么制度,又实行了什么制度?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2)材料二中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接收其建议颁布了什么命令?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3)如果景帝和晁错也采取武帝和主父偃同样的措施,还会不会引发七国之乱?请你分析原因。

(4)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

2017-04-19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封制……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图一、图二



(1)材料一中“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实行这一制度的作用。
(2)材料二所表述的是汉武帝推行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这一措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
(4)从秦汉时期起,国家的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0-04-17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秦与六国交战

战争结果

全胜

失败

互有胜负

商鞅变法到秦王赢政即位前(共109年)

65次

58次

3次

4次

(1)依据材料一表格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原因。

材料二:下图



(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其中在地方上的措施有何变化?

材料三:“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纪录片《中华文明》的解说词),其要旨是“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对后世有何影响?
2023-09-23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