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两汉经济的发展 >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 农业进步的表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286220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前9世纪,希腊各地也开始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希腊地区贫瘠而多山,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犁耕技术的提高,使土地得到成片的开垦和深耕,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

公元前8世纪,人们已懂得如何培育葡萄、橄榄、苹果、无花果等经济作物。古希腊农业多采取混合种植的方式,以便尽其地利。农民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分配,充分利用劳动力。

——摘编自李桃《古希腊科技文化渊源替嬗与哲学启示》

材料二   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它的出现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改进前人的发明,创造出了曲辕犁。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古代希腊和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相似之处。

(2)请再列举一例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并说明其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哪一种生产工具起到灌溉的作用?这两种工具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二: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lǐn yǔ,粮仓)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2)材料二中汉朝出现的这一繁荣局面,与汉初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材料三:当时南方的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的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种积极性的推动下,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3)依据材料三,指出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有何积极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2-04-18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问题探究:从中国古代农具的演变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始农具之始】


   
(1)图中农具的名称是什么?我们的原始祖先在使用这种农具的时候可能会在上面添加什么?

【春秋农具之兴】


   
(2)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铁制农具的出现,除开图中所示农具之外,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另一大突出表现是什么?

【汉魏农具之盛】


      
(3)图中汉魏时期农具分别叫什么名字?分别有何作用?它们的出现和推广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对农业持什么态度?
(4)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崇拜、改造、征服的阶段,上述农具的改进也可以体现出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最近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其中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你认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3-08-01更新 | 5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

材料一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古人类用火遗迹以及“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各种石制工具;展示了“山顶洞人”制作的骨针及装饰品“项链”,并讲述了距今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生活。


(1)依据材料一,仿照示例,写出两件你熟悉的展品并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示例:展品:古人类用火遗迹
介绍: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材料二   地图中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侧是《春秋列国形势图》



(2)依据材料二,说出春秋时期北京地区的诸侯国及其国都名称。除此之外,再从地图中找出一条历史信息。

材料三   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入选2022年“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在路县故城遗址东汉水井中,通过植物考古发现了水稻。水稻的发现,说明了通州地区在东汉时期水网纵横、适宜种植水稻,从侧面解释了东汉时期“路县”改称为“潞县”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说出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及其研究价值。

材料四   以下是曹子西主编的《秦汉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蓟城资料》的部分目录

十六国时期幽州蓟城的形势和变化
(一)西晋末年王浚在幽州的残暴统治和灭亡
(二)刘琨和鲜卑段匹碑的联盟
(三)羯族石氏(后赵)对幽州的统治
(四)鲜卑慕容氏(前燕)建都蓟城
(五)前秦统治幽州和苻洛、苻重之乱
(六)鲜卑慕容氏(后燕)再次统治幽州
(七)北魏占据幽州蓟城

(4)依据材料四,概括十六国时期幽州蓟城的形势。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024-01-30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