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两晋兴亡及江南开发 > 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 > 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 题号:228722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由于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南方冶铁业因此得到发展。稻田耕作开始使用铁犁、耙等铁农具,这使得北方作物麦、粟、菽等耐旱、耐寒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和产量提高……这一期间,商业仍相当活跃,海外贸易和国内的南北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市场也有相当的规模。

——摘编自杨乙丹《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及其思考》

(1)材料一图A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___________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心;755-763年,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___,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从唐朝中期开始的___________,到图B时期最后完成;西欧中世纪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抗争,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___________和武力斗争。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以史为鉴,你认为新时代我国应当如何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自古以来都有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优良传统。某校六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


(1)材料一中“务耕织”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是哪项措施?

材料二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发布诏令,“农为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故为通沟渎、蓄陂泽,所以备旱也”。其统治期间修建的漕渠使长安与黄河下游的航运距离缩短了2/3,白渠灌溉面积达4500余顷。



(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的治国思想。说出汉武帝时期水利工程的作用。

材料三   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这些做法对江南地区有什么作用?
2023-02-17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社会信用在中央而不在民间。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秦汉时期“经济生活国有化”的三个相关史实。

材料二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针对这一状况,当时在位的皇帝实行了一项怎样的政策?

材料三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3)材料三描绘的盛世景象被称为什么?据材料三,归纳一条我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材料四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4)根据材料四,请归纳材料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局面。
2022-12-09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共十九大中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盛赞中哈传统友好,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

材料三西汉《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南朝《宋书》记载:“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它们分别是什么?这导致了社会上哪些新兴阶级的出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汉朝“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和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哪?这条“丝路”的开通从古至今有何相同的重要的意义?
(3)材料三中《史记》与《宋书》都描述了当时南方的经济发展情况,两者之间有什么变化?请你说出引起“变化”原因有哪些?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经济发展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2023-06-22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