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2877194
习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大国形象。”

【文化璀璨的中国形象】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史记》

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树立了西汉以来两千多年中国的国家意识,锻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品格和基本精神。

(1)材料中的“轩辕”与炎帝一起被尊称为什么?“大一统”的思想措施是什么?

【开拓创新的中国形象】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机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

——《全球通史》

A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唯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无疑具有优越性。

——刘海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第一次革命”结束领主封建制后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写出A处的名称。

【交流互鉴的中国形象】

第一组第二组

中国某古道纪念币,该古道开通后,中国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入中国。

《唐代墓葬出土的波斯、阿拉伯、东罗马金银币》

(3)结合第一组图片和材料,说一说“古道”指什么?第二组图片直接反映了唐代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唐朝对外交往中“走出去”的事例。

【巩固统一的中国形象】

(4)历朝疆域不断变化,西汉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统治有何创新?我国西南的西藏什么时候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5)国家形象直接关系到世界影响力,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能为维护中国形象做哪些努力?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康乾盛世……大一统帝国”和“康乾盛世……已经走到了尽头”?

2019-07-01更新 | 10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材料一中,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中和知识,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材料二   山西汉政府令(任命)郑吉除管理鄯善以西的“南道诸地”外,还负责“护”北道诸地。所以称为“都护”。此后,西汉王朝的政令得以在西域地区推行,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府建立以后,先后在车师前部、伊吾、蒲类、赤谷城进行屯田,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2)根据材料二,西汉政府任命的第一任“都护”是谁?简述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的影响。

材料三   作为部落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交融。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民族大交融,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摘编自《中国通史》

(3)材料三中的“部落首领”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条他“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的措施。
2024-05-09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显著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穆先生说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陈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讲到秦汉时期我国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疆土的统一,制度的统一,意识形态的统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陈国《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

材料二   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为了巩固政权也因汉文化发展相对成熟,逐渐“汉化”,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鲜卑族的改革……这一时期,胡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战乱中相遇,促使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这些发展使中华文化更加多元化,思想不局限于一种,为隋代大一统和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之风做了充分铺垫。

——高畅《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为了“中央方面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并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怎样“使地方紧密隶属于中央”的?为了“意识形态的统一”秦汉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3)材料三中“鲜卑族的改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列举一例改革措施。依据材料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有何影响。
2023-10-26更新 | 2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