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公车上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229040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自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

材料二   《民报》风行海内外,多次重印,仍然供不应求,继《民报》之后,又一批革命刊物,如《复报》……相继创刊……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党人主编的报纸出版。……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抑地迅猛发展。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变法期间出现办报高潮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报》是哪个革命组织的机关报。《民报》的创刊对革命发展有何意义?
(3)综上所述,你认为报刊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观察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图乙分别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两位维新志士?
(2)引发这场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光绪帝支持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何在?
(3)这场运动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4)戊戌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历史教训?
2020-10-13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抗争,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篇章。这是鸦片战争后至 20 世纪初年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19 世纪 4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三

一张图画、一个模型,浙江嘉兴南湖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在   1921 年,它在时代恶浪中 顽强起航。它平凡,但却曾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它简陋,但却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政党。

材料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屡遭挫折,失败惨重,这迫使中国共产党从中汲取教训、重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基于这个特殊国情,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前线》(2016.10)


(1)请你用史实证明材料一“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进行了顽强抗争”。
(2)材料二中“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政党的诞生?该政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的名称。
2021-01-24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制度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西化”。

(1)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1例。
(2)图二历史人物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谁?
(3)新文化运动图三等人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口号。请列举出另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016-12-13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