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明朝经营边疆和对外关系 > 郑和下西洋、南洋开发 > 郑和下西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15 题号:2290552

海洋辽阔无垠,其面积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航海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书写了航海史上的壮举。请回答:

(1)“昼观日,夜观星,阴晦则观指南针。”这一情景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一朝代的航海过程中?1405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这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2)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船队由大西洋向西航行。这支船队航行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其最重要的科学意义是什么?

(3)“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是对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首先开始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上前所未有。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种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如第6次远航返回时,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共1200余人随船队来到中国。

——摘自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下)

材料二   (美洲印第安人在哥伦布到来时为他们提供淡水、糖浆、“栗子味的”甘薯、美洲豆和木薯粉)在欧洲大陆上岸时,哥伦布带着的是由骡子驮着的少量金鼻栓和其他“印度”纪念品,还有几名健壮的印第安俘虏作为“标本”。

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到达巴哈马群岛时,他立即签署文件,宣布该群岛为西班牙所有,舰队到达的其他地区亦然。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建立起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帝国。

——(美国)塞·埃·莫里森著《哥伦布传》

材料三   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中国愿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顺应时代潮流,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增进互信,巩固友好,深化合作,加大相互支持,在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携手构建务实进取、包容互鉴、开放创新、共谋发展的“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同致力于重振全球经济。

——习近平《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2016年6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外交活动体现了中国明王朝怎样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比材料一哥伦布的远洋航行和活动与郑和下西洋在外交政策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新时期我国构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019-06-20更新 | 10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放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必经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于贞观二年到达天竺西北部。精研佛学理论,环游印度半岛,多次参加佛学辩论会,誉满天竺。贞观十九年,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


(1)材料一记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体现了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机构,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是什么?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与海外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4)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写出你对这一政策的理解。
2019-06-28更新 | 12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拥有先进传统文化与强大经济实力的中国该怎样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不同的认识带来不同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图



(1)据材料一写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及其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馈赠当地的国王或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里?材料二中体现的平等交往、互惠贸易的方式,在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樊树志《国史概要》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开始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8-20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