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2922523
改革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就其现实作用而言,此次变法是针对性极强的富国强兵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重视“耕战”是其重点,所以短期效应是非常明显的。……秦国的崛起,打破了七国并立争雄的相对平衡状态,秦国也逐渐展示出一枝独秀的战略优势,加快了战国时期统一战争的进程。

——摘编自安作璋《秦汉史十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体现的中央集权思想来自于思想学派的名称。指出有利于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措施。分析出“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理由。

材料二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高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其中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改革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1、图2所示。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当时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4-04-08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并进行探究,回答问题。
中国的农业发展悠久而雄伟。
【原始社会】
        
(1)上面两幅图,你可以在哪个流域的原始人博物馆看到?
(2)如果你穿越到该原始人生活的时代,除了看到图一和图二,你还会看到什么,请列举三例?
【奴隶社会】
       材料一:西周时期流行井田制,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诸侯。由于当时生产工具落后,经常出现大规模耕田的现象。而且在井田制下,诸侯的收入不多,并且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材料二:由于耕作工具的不断进步,诸侯开始变得有钱,而在此时,这个人主张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由此出现了“地主”一词。
(3)、材料二所说的“这个人”是谁?最终谁支持了他进行变法改革?     
(4)、对比起材料一,材料二“这个人”的政策会得到支持吗?为什么?
2018-01-08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于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省人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党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于12月18日上午在京举行,40年来,我国既坚持在立足国情中探索发展道路,又注重在放眼世界中把握时代潮流,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开放优先,以开放促改革。改革和统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君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衣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君”是谁?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遭到贵族强烈反对的是哪一项?

材料二



(2)据材料二,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地方行政上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3)根据材料三的故事,你说说这个皇帝是谁?他除了迁都外,还主要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以上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答两点即可)
2020-09-03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