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22932735
民为邦本,顺应民意、发展民生、凝聚民心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传统】

材料一: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和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

【历史镜鉴】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一天工作12-14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就匆匆赶到工厂去……他们居住的房屋低矮、狭窄、潮湿,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他们每周还需付房租给房东。

——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

【人民至上】

材料三: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国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七百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至此,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又一重大胜利。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据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我国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孔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主张是什么?写出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践行民本思想分别呈现的治世局面名称。
(2)据材料二及所学,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生存的状况。并分析这种状况对英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据材料三及所学,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对农民产生的积极作用。(两点即可)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人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关系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残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不提。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1)材料一中,孔子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
(3)材料三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一例即可)
(4)结合上述问题用一句话谈谈你的认识。
2019-04-19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党的十八大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摘自《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引之《荀子·王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位儒家代表人物的言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材料体现了他的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记录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治世局面的景象?该局面的到来主要是因为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什么?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在唐太宗执政时期采取了哪些关注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促使了什么局面的形成?
(4)关注民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要的治国思想,也是当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请你为今天国家的民生工作提出一条建议。
2021-03-26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下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材料三: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当时,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思想,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形成了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风气。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2)材料一中“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并列出两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国主张有何不同?
(4)材料三郭沫若提到的“在学术思想上的黄金时代”历史上称为什么局面?
2023-11-19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