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 孝文帝改革 >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2942087
妥善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危局,考验着人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克里木战争中,俄国被打败,丧失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它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由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在农奴总头目沙皇的亲自主持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1856—1860年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太平天国革命势力波及18省,攻占过600多个城池,坚持斗争十多年。……洋务派本身也还具有较浓厚的封建性,他们用封建主义的方式经常管理近代企业,使这些企业不可避免也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摘编自严鋕钰《俄国农奴制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之比较》

材料三   1929年,在金融风暴的中心华尔街,投机活动高涨最终导致股票市场崩盘,引发旷日持久的经济大萧条。美国经济崩溃迅速对欧洲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德国。……1933年年初,德国工业产量仅为1929年的一半,失业人数却是1928年的3倍,即有600万人失业。

——[美]费利克斯·吉尔伯特、[美]大卫·克莱·拉奇《现代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统治者是如何应对统治困局的,并分析其应对之策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中俄两国改革前面临的危局。这两次改革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德国为走出困境分别采取的措施。各自的结果怎样?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图是西晋人口内迁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3)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4)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
2017-03-04更新 | 20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发展时期。某班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人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如下图。



(1)观察材料一示意图,简述两次人口迁徙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代背景,概括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三的实物史料从三方面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现象。请举一例说明。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有何意义。
2024-03-05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字高薨,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职……择中原大姓(汉族)女了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1)请写出材料一示意图中字母B对应的政权的名称。
(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一点即可)
(4)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5)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022-03-09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