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29554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有为大事记

1858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

1879年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

1882年到北京参加乡试来中,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德国强占股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速往海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担任孔教会会长。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1917年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归纳康有为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材料二:“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

材料三: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材料四: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战败,其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十年”和“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并各举一例战例说明材料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4)结合材料四,请把划线部分补充完整;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战争罪行的行径,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
2017-04-03更新 | 10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侵略之船】

材料一:英国军舰“皋华丽”号



【自强之船】

材料二: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复原图



【英雄之船】

材料三:“致远”号



(1)在材料一这艘英国军舰上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请列举条约中开放的任意两处通商口岸。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黄鹄”号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你认为它诞生在什么运动中?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谁?
(3)该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请列举这场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两例。
(4)材料三所示的“致远”号是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之船。当时指挥这艘军舰的管带是谁?这场海战发生在哪场战争中?
2023-10-25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枪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都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选自雨果《就英法联军远狂中国致巴特勒上时的信》)

“俄国表面上采取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选自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1)材料一中的“有一天”发生于哪一年?“夏宫”是指什么?两个强盗是谁?材料一中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材料二   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平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策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摘编自《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2)材料二反映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叫什么?割占了中国的什么地方?结合所学,指出该条约还有哪些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这段对话,让你有何感想?
(3)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2022-12-02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