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9 题号:230138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材料二   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参战舰数装甲情况总排水量(吨)平均航速(海里/时)鱼雷发射管数火炮总数鱼雷艇数
中国12123446615.34271952
日本12121084010.33362680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材料三   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l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3)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内部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也是历代中国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英雄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民起义——动摇清朝统治】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反帝怒涛】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民族英雄——国家的脊梁】

材料三: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中涌现出来许多仁人志士。

人物头像

姓名

谭嗣同

秋瑾

政治面目

清朝北洋海军爱国将领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要事迹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被捕遇害。

(1)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将材料一图中空白方框①、③、⑤、⑦处内容补充完整,并用一句话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口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3)请将材料三表格中的空白处内容填写完整。
2023-11-25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日关系不仅关系到对方的兴衰存亡,也影响着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今年是甲午战败125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

——宗方小太郎《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文(1894年10月)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伴随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救亡歌曲通过银幕、舞台、广播等途径,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激发起更多作曲家的创作热情,他们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歌曲传唱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38年1月,“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在武汉成立,提出“要用歌咏去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把他们唱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规模宏大的群众歌咏活动唱响着团结抗战的激昂旋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加巩固。

——摘编自陈聆群《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出兵中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批驳这一错误论调。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这些歌曲在当时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学者认为抗日战争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得到空前高涨,请结合材料中的图片及抗日战争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认识。
2020-08-21更新 | 13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日关系是中国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材料三:对于我们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1)材料一中“一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请举一例说明这次战争中所签订条约的“苛刻”性。
(2)中国败给了“东方小国”,这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3)阅读材料二分析,为何中日两国在19世纪后期会“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中日此时的这次“相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实际说明,为什么水均益认为“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2022-12-07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