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欧洲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5 题号:2491666

欧洲封建制度的完成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カ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知识点】 封建时代的欧洲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双减”是一场力度空强的教育改革,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贞观年间,兴办了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多种中央官学,学生来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地方官学的学生除参加科举考试外,还可通过选拔进入四门学学习。官学教育内容以“五经”、《论语》等为主。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最初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西欧早期的大学有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的主要条件及其特点。

材料三   教科书承载着历史,体现时代特色,反映时代需求。下面是1931-1945年教科书部分章目。

教科书部分章目
《复兴历史教科书》国耻和民族复兴运动
《新修正标准初中本国史》日军的暴行
初级小学补充教材战时儿童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抗日的民族团结、汉奸的下场
战时补充教材战时常识、国防算术、国民防空必读

——摘编自《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并分析这一时期教科书反映的时代需求。

材料四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邓小平文选》


(4)根据材料四,谈谈教育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关系。
2022-06-02更新 | 22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二   646年元豆,本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企业,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摘自人救版九年级教参

材料三   穆罕默德已发现自己的祖国因存在许多地方性的偶像崇拜习俗而分裂。他给祖国留下了一个宗教和一部天启的经典,留下了一个具有良好的组织和武装、统治了整个半岛的社会和国家。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1)根据材料一归纳,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什么?据材料可知,庄园法庭主要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改新”主要效仿中国哪朝的典章制度?该事件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穆罕默德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祖国分裂的?写出他给祖国留下的宗数名称。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他留下的宗教对这个国家有何意义?
(4)上述三则材料都讲述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历史?
2021-12-20更新 | 6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12世纪,西欧各地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

材料二   1801—1831年,英国西北部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在曼彻斯特,某个街区的7000居民中仅有公共厕所33个。城市到处是高耸的烟囱,空气中始终弥漫着煤烟。19世纪前40年中,毒雾事件不下14次,死于支气管炎的人数大幅增加。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新兴城市出现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社会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
2024-01-26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