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3 题号:2698479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2)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分析二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 商鞅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历史老师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制作简图——树立历史时序】
(1)填写下图中空缺处的朝代名称,并据此图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任务二   【列表对比——分析历史原因】
(2)将下表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从结果来看,影响战役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作用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曹操以多败少
383年前秦和东晋东晋以少胜多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任务三   【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观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1.确立县制度,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商鞅最终被车裂而死,所以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结合上则材料,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运用史实写一篇小短文。
2024-02-01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个措施最受当时秦国农民欢迎?哪个措施是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
(3)材料二中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并且影响深远的措施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说一说当时商鞅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
2019-10-31更新 | 10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原文大意:就在这时,商君辅佐他,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史记》

材料二: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摇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佐之”中的“商君”和“之”各指什么人?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4)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变法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哪项措施最能体现变法的封建性质?
(6)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两位同学产生了分歧(见下图)。评价历史上的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2021-03-13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