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局部抗战时期 > 西安事变 > 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2771916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近现代历史研究中,通过收集当时的各种新闻报纸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是重要的研究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的中国两份报纸



图片一《中央日报》标题为:“张学良率部叛变,国府下令褫职严办”

图片二《西北文化日报》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材料二:1936年12月16日,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号外:蒋介石被杀


材料三:全国民众听到这个喜讯(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经洛阳返回南京)都欢喜得几乎要发疯了。昨天晚间,全国自都市至乡关,自成人以至儿童,都热烈庆祝,欢声彻夜,这种情形真是揭开了历史的新页。

——《大公报》1936年12月26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份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两份报纸对该事件持何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合理解释中日本为何作如此报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事件最后结果,如何理解它“揭开了历史的新页”?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新闻报纸”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与局限性。
2021-04-16更新 | 1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强邻压境”又是指哪一个国家?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了,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2)材料二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1945年4月…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


(3)“大会”指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哪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019-12-20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充满选择,历史需要选择,历史也因选择而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选择是寻找出路】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救亡运动屡遭失败的病根是国民对封建专制文化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他们毅然高举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相关链接】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选择是彰显大义】

   选择一

“兹经决定,于本月29日改悬青天白日旗,东三省同时举行。……唯事前仍应持秘密,勿稍漏泄,以免惹起他方注意为要。”

——民国十七年张学良密电奉天省长

选择二

“……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联系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处选择,分析张学良的选择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影响。

【选择是承担责任】

材料: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2019-01-04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