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3 题号:304287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两例。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过渡时期”到哪一年基本结束?
(2)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制定了怎样的经济建设计划?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请举两例)
(3)材料中“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020-01-22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制定了什么计划?

材料二

年份项目

1952年
总产量1.64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0.66亿吨
比1949年增长3.60%193%754%105%

1957年
总产量1.95亿吨164万吨535万吨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19%26%296%97%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材料三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并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2021-07-02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数据折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上图所示时间段内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例史实。
材料二       下图

我国1998年与1978年工业经济形式构成对比示意图


(2)阅读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98年我国工业经济形式构成较1978年出现巨大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下表,民族自治区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46.511.4
1978155.60212.1
201411352.364369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对表中我国民族自治区地方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2-11-21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