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4 题号:3224782
请认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图二宗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哪一宗教?
(3)图三人物主张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他是法国的哪位启蒙思想家?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图四人物创立了哪一理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导思想?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列举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成功革命活动一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1)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里很难过。你认为可以用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谁的观点劝导他?

(2)“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他在政治上提出了什么主张?

(3)战国时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提出什么主张,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017-09-14更新 | 9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这三种品质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材料三: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1)图一、图二反映了哪两种古代文明?
(2)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之处。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019-11-01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利簋及簋内腹底的铭文拓片

铭文解读: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商都)。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二   《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1)就史料分类来看,材料一中的利簋属于什么史料?简述利簋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指出材料二中的水利工程名称。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它的建成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材料三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主张?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
2023-12-08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