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420670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材料四   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谈话
(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和材料二中的“扫六合”分别指的是什么?
(2)“扫六合”与“政治制度”的确立有什么关系?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时期我国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习近平谈话是针对我国哪一问题提出的?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障碍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5)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是“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



(1)根据材料一中,图1所示“秦”的治理采用哪家思想学派主张?图2所示“秦”的建立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此后“秦”为加强对地方管理做了什么有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的理由。该局面彻底终结是图中哪一政权被推翻(写序号)?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场著名以少胜多的战争?据材料指出,苻坚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024-02-24更新 | 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 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它就覆灭了。不过,尽管它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第一次大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深刻而持久的烙印”是指这一时期开创的哪一制度?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帝国”创新了哪种制度?“第三帝国”时期哪一机构的设置让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2020-12-02更新 | 10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创新与开放,促进发展和进步,保守与封闭,导致停滞和落后。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一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被看作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制度创新】
(1)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防止官员贪腐,开创了监察制度,并不断加以强化。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谁?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原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2)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3)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2017-06-1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