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3 题号:4378292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就任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必将共同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汽车.电脑等。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什么?
(2)请你将材料二中所列的科技成就按类别填入下面相应横线中。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3)前两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两个崭新的时代。请按顺序写出这两个时代的名称。
(4)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6月上旬发射,三名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你知道中国航天技术运用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5)学完三次科技革命你得到什么启示?
2018-03-05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俄、美三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的危机】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

(1)材料一中:“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苏维埃俄国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又进行了一次什么探索?其特点是什么?

【大国的理念】

材料二   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这意味着变革。

——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

(2)历史上罗斯福总统“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度过经济危机,其中心措施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大国的成就】

材料三   从1978—2021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78亿元增长至1143670亿元,……。202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工农业发展、国防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摘编自唐亚林等《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大国的统一】

材料四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2023年3月29号台湾地区领导人慕英文“过境”美国纽约,中方对此强烈反对,全球多国发表声明,表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同根同源,……1997年香港和1999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为台湾提供范例,2023年,3月27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携台湾青年学子来大陆长沙、南京、武汉等地参访并祭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摘选自《人民日报》

(4)根据材料四,概括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大国的合作】

材料五   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

(5)综合以上材料,在今天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下,中国应当如何处理与美国和俄国的关系?
2023-10-15更新 | 10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11月6日晚到 7日清晨,包括革命士兵、赤卫队员等在内的约2万起义者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局等战略要地。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21年)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促使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的生活 水平。为此,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简述这一事件的世界性意义。
(2)材料二中,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危机?为此,列宁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效果如何?
(3)材料三中“苏联经济模式”有何特点? 两个五年计划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12-23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