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4452417
近代以来,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江南制造总局图2谭嗣同英勇就义图3《新青年》杂志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材料三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的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摘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图1是洋务运动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近代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图2反映了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派志士爱国进取、勇于牺牲的精神,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推断“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我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艰苦奋斗的结果,鞍钢机械总厂有一位青年刨工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是谁?
(4)材料三所反映的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此后我国进入到了什么历史新时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什么?
(3)材料三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2021-03-19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学习西方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1)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的强国主张。为实现富国强兵,洋务派兴办了哪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分别举出一例。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族革命”的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有没有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

材料三   我们反对礼教,并不是反对孔子奉人,也不足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制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陈独秀《敬告青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为反对孔教,提出了哪两大口号?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孔教”?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基本特点。
2020-01-21更新 | 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据材料一,指出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

材料二 19世纪末,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895年,康有为联合赴京应试的全国举人发起“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立即变法。此后,维新变法的浪潮席卷全国。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变法,试图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变革。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所述的变法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3)材料三反映的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
2022-04-06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