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4 题号:4496845
海权在世界近代史上支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它开启海权时代,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1)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   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美、英、法、日签订了《四国公约》。美、英、日、法、意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海军条约》。列宁对此评价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2)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分析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取得的外交成果。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一个战例印证列宁的预测是准确的。

材料三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辽阔的海洋曾经是我国的坚固屏障。但近代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大多自海上而来。今天一些国家在南海兴风作浪,企图遏制中国崛起。


(3)材料三指出,近代我国遭受的侵略大多来自海上,试述你熟悉的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事件。联系现实,从我国被侵略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却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多。”

材料三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四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割台湾”来源于哪个不平等条约?
(4)请问材料四中“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
(5)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2021-11-11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的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婪,也带给了中国人民的无尽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   “黄鹄”号蒸汽轮船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1865年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曾国藩赐名“黄鹄”。

材料三   致远号巡洋舰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个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黄鹄”号是洋务运动的见证者。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思考为什么这场运动没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3)材料三中的致远号巡洋舰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英雄之舰。说说与这艘英雄之舰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并概括说出他的英雄事迹。
2024-04-04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活动与探究。日本历史充满了残酷的铁血。19世纪末它发动了一场对华战争,这场战役至今让中国人不断反思。走进战争,反思战争。

【激烈海战】

(1)19世纪末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是什么战争?地图中描绘的是这次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及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

【战因分析】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耻辱之约】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3)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指出“耻辱之约”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要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败因揭秘】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6)《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所以不必大惊小怪。请你结合史实对这种观点加以驳斥。

2017-12-26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