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3 题号:452327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人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以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还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的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甲午战败”指的是什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指哪一条约?
(2)“甲午战败”所签订的条约的列强对中国新的经济掠夺方式是什么?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是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中“甲午战败”前清政府被“西方大国打败”主要有哪些战争?请举两例。“东方小国”指哪一国家?
(4)你认为清政府屡次被打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彻底粉碎了大清王朝纸醉金迷的生活。

——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材料三: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拄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四: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了英国人、法国入、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列宁《对华战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入侵的炮声”来自哪一场战争?列强指的是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两个强盗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中:“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的民族英雄,请任举一人。
(4)材料四中“英国人、法国入……疯狂镇压”指的是哪场战争?发生于哪一年?
(5)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例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 通过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学习,你有何启示?
2021-01-25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材料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 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写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
(3)请概括指出三则材料所示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严重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近代中国落伍的根源。
(5)回顾中国近代以来屡次遭受外国侵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屈辱历程,你有些什么感想和认识呢?
2020-10-22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次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最后一壁。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摘自《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材料三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藉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经历。

——摘自《陶豆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说明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割台湾,偿二百兆”发生在那次战争后?列举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一位民族英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老人被驱逐出东交民巷”依据什么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2-12-09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