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1 题号:4625872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中外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愚昧的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受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在18世纪的欧美、20世纪的中国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请举例说明。
材料二
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
(3)材料二中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它兴起的标志和旗帜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外两次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立宪之梦】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制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又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共和之路】

材料三: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思想风暴】

材料四:

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

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时不应把孩子一起泼掉。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三可概括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四中的两种观点,根据所学知识,你有什么看法?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2023-04-12更新 | 8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三   甲午战败之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四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为此,李鸿章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上掀起了什么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口号。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斟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请问这条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呈现出的特点。
2020-01-25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回答:
①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②此事件开始于哪一年?
③此事件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2019-05-17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