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5017558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改革与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 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三:“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百度百科

材料四: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五: ……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中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写出商鞅变法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这一“处方”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什么?
(4)材料四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写出这件事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
(5)材料五中,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当年日本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6)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19世纪),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制度”是指什么?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使秦国“国家富裕,军力增强”?
(2)材料二中日本以“中国知识”和“西方技艺”为口号分别进行了哪两次改革?
(3)材料四中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什么?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2018-06-09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某校学习小组围绕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学习搜集了多种史料,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活动并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考古探究真相】

材料一: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性遗址及其考古发现

遗址考古发现
半坡遗址炭化粟;磨制石器、骨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迹
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水稻遗址;磨制石器、骨器;干栏式建筑遗迹

——整理自统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相同之处。(写出三点)
任务二【史料寻找证据】

材料二:



①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②大禹治水     ③司母戊鼎   ④云冈石窟        ⑤《齐民要术》
(2)史料一般包括实物遗迹史料、文献史料、口述(传说)史料等几类,它是我们发现、解释历史的重要依据,而实物遗迹是第一手史料,是真实历史的直接证据。请判断材料二中哪些史料能作为研究历史的直接证据?(直接写出序号)
任务三【文物见证历史】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文物是在哪一次改革中颁布的?它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一内容?在这次改革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别是哪一条?
任务四【地图提取信息】

材料四:



(4)材料四所示路线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路线?为开通此路线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2023-03-17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材料二: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材料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


(1)阅读材料一,说出改革名称和改革意义。
(2)阅读材料二,说出改革名称和因改革而强化的制度。
(3)阅读材料三,说出改革名称。
(4)结合材料谈谈感悟。
2021-04-19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