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5141955
改革,是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有许多重大的改革,从目的来说,有的改革以巩固统治为目的,有的改革则以富国强兵、自强御侮为目标;从性质来看,有的是封建性质的改革,有的则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结果来看,有的改革以失败告终,有的则成功地推动了社会的转型。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的俄国以巩固统治为目的进行的是哪一改革?这场改革能为当时俄国“社会的转型”提供哪些有利因素?
(2)19世纪中期的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请指出这场改革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内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此次改革对日本的影响是什么?
(3)几乎与日本资产阶级改革同时,中国国内进行了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你知道它的名称吗?这场改革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4)综合以上改革,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青岛市某中学八年级1班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主题为“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近代化”的项目式学习。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进入学习之旅吧!

材料一   人们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近代化的认识过程区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阶段,即器物、制度、心性……三种文明层次的勾画,在不同历史阶段虽然各有所侧重,但由于三者之间固有的密切联系,因此必然有相互交叉、重合、渗透之处,这说明社会变革或近代化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章开沅《愤悱·讲画·变力——对外反应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表1: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

序号时间事件
1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
2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3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4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5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61895-1898年维新运动
7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
9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10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表2:中国近代化情况汇总表

领域近代化情况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
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制,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社会生活交通汽车、轮船、火车新式交通方式等随着西方的入侵,逐渐传入中国
生活方式学习西方,发生深刻变化
风俗习惯日益开放,深受西方影响
(1)依据材料一,分析作者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表1中标志着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开端事件的序号。表1中至少有三个历史事件可以填写到表2中“思想”一栏内,请任选其中一个事件,谈谈你对此事件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西方列强入侵和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关系。
(4)结束了此次学习之旅,请把你探究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感悟与大家分享吧!
2024-02-28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众多仁人志士积极探索,历经曲折,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这个国家的政府已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方……在19111010日,汉口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尽管缺乏配合,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中国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861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1成立京师同文馆
1864成立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书局
1872成立轮船招商局
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海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变化的一项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指出光绪帝进行的救国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指出“兵变”的名称。分析指出“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最后推翻的旧政权。
(4)根据材料四,围绕“中国近代化”提炼一个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条理清楚,有总结提升。)
2024-01-25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京城火器营,尤宜先行学习炸炮,精益求精,以备威天下、御外侮之用。”

材料二   李鸿章又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1)列举洋务运动的前期、后期两个口号、和洋务运动的性质。

(2)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李鸿章分别提出了学习西方的什么主张?有什么具体表现?(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2018-10-19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