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527087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香港回归祖国20 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世所公认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香港不仅经济高速发展,“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成为现实,真正实现了香港同胞当家作主的愿望。如今,香港再遇历史发展新机遇,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香港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

——摘自香港回归祖国20 周年央视系列报道

材料三:2016 年7 月,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访问时,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表示:台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的“国家”;台湾方面不接受被称为“中国的台湾当局”。除在政治上表态外,蔡英文当局在教育上采取“去中国化”:2017 年7 月,台湾高中历史课纲将中国史由1.5 册内容删减为1 册,且摆脱传统朝代史铺陈方法,改以东亚脉络叙述。

——摘编自凤凰新闻报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哪次会议提出了中国将在20 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是哪一制度的具体阐释?该制度最开始设想出来是为解决什么问题的?
(2)材料二中提到了“十三五”规划对香港发展的推进作用,请结合所学回答: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请列举两项该时期的工业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蔡英文的做法违背了两岸之间达成的什么原则? 30 年前,台湾当局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束了海峡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你认为台湾当局应该怎样做才是顺应历史潮流?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今后五年是我国长期建设的第一个阶段……五年建设的重点是工业,工业中决定性的环节是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煤炭、电力、石油、机械制造、军事工业、有色金属、基本化学等工业。有了这些工业,才能使国家工业化,才能巩固国防,才能使农业集体化,才能改造我国经济的面貌,才能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

——摘编自中财委《关于编制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状况如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一五计划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什么?如此决策规划的理由为何?
(3)对比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工业建设成就,到1965年,我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0-09-22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工业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的梦想,为此中国在各个时期,都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工业化发展速度看……重工业化的速度一直比农业、轻工业高出许多,形成中间高两头低的不正常现象,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和水平的增长……从工业化发展的动力上看,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化主要是政府发动的,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计划性、强制性。

                                                            ——摘编自《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雯迁》


       材料二   据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英国《金融时报》


       材料三一个社会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要有先进的生产力,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工业化的发展进步。

                                                                              ——《浅谈工业化的地位和作用》


(1)阅读材料一回答,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当今“工业化”的地位和作用。
2018-07-01更新 | 1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后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怎样的“严重失误”?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一位老人”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什么?
2019-07-03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