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探寻新航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5501483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走向全球】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500年左右世界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走向现代】

材料二:分析图表与英国有关的史实,请分别写出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史实1   
史实2   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出植物枯死。晾晒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2)影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国新梦】

材料三: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3)你认为华盛顿对美国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寻道图强】
材料四:改革使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1861年解放的农民有1025万,1866年又解放了1050万农民。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煤炭则超过了19倍,石油猛增了200多倍。
(4)推动材料四中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谁?根据材料四,一句话概括本次改革的作用。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对实现“中国梦”留下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校九年级(9)班以“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雏形初现】

材料一   直到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后,世界逐渐形成统一的共同体,并伴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技术和文化的传播,开启了现代早期的全球化,早期全球化欧洲人从中获益更多。

——闫志《全球史视野下的文明互动》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一为什么说“欧洲人从中获益最多”?
【殖民贸易】

材料二



(2)材料二中A、B、C三段路线中,哪段航线使得欧洲财富暴增?这场贸易中哪个国家获得了巨额利润?
【初步形成】

材料三



(3)图一机器的发明对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图二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是什么?
【最终形成】

材料四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电视片《大国崛起》


(4)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五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5)可以看出,德国“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列举19世纪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重要发明及其发明者。
(6)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以怎样的启示?
2020-02-06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之后,海船敢于、也有条件驶入大洋深处。此外,地圆学说的日益流行,使许多人坚信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便能抵达东方。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制造业产品向美洲和非洲出口,包括把许多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纺织品和其他商品转口到美洲和非洲;非洲向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南美和北美奴隶种植园输出奴隶;加勒比海地区向欧洲输出蔗糖,北美向欧洲输出烟草、毛皮以及其他商品。在17世纪,更不用说18世纪,对于欧洲制造业来说,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也变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市场(亚洲还谈不上),包括向非洲出口枪支,用于围捕奴隶。

——摘编自《白银帝国》

材料三


波士顿倾茶事件

美国在宣布独立后,就派富兰克林和阿瑟·李赴法,目的在于争取法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及与美国订立条约。起初富兰克林的成就不大,但是,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表明美国人有力量打败英军,并迫使其投降,也扭转了法国的态度。1778年,法国同美国签订两个条约并参战,紧接着西班牙、荷兰也参加了反英战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科技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辟了欧洲通往美洲航线的航海家是谁?
(2)材料二描述的历史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中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文字材料中美国“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法之间合作,美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2024-01-03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明交流方式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

材料一   从张骞通西域至郑和下西洋,沿着丝绸之路,一些域外的物产,如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在这一阶段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存在的。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和平的。

——据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图文内容并联系所学,指出“异域的急速渗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个角度)结合史实从经济角度,谈谈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

材料三 16-19世纪的世界现象(见下面图示)



(3)根据材料三内容提示并结合所学,分别说出与美洲被发现、非洲黑奴被贩卖有关的历史事件。

材料四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4)依据材料四,说出推动世界密不可分,全球文化融合的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和自身理解,谈谈中国应对全球化给出的方案是什么?
2020-05-27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