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56588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只是武器落后。因此,中国要谋求富强之道,只有学习西方的制枪制炮技术,建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

材料二: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材料三: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五: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⑴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分别涉及的是哪一次运动或革命?(注:回答此题时次序不能颠倒)
⑵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所涉及的运动或革命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⑶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
⑷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族复兴路上的近代中国】
2016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让我们学习主席的讲话,跟随先生的足迹,重温那段奋斗的历史。
【内忧外患如深渊】150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
(1)请列举150年来的“战乱频发”“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的事例一例。
(2)“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决定了当时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前仆后继求抗争】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3)中国共产党诞生前,无数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有哪些收获?
【复兴路上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4)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在民族复兴路上,我们又取得哪些成果?(不少于2例)
2017-05-24更新 | 8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1)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主要经历了一系列探索活动,这些探索活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这些探索活动受到哪些势力的挤压?
2019-02-14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类历史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向前发展的。生存危机、经济危机、统治危机、民族危机等不断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危机处理能力既考验人类的智慧,更促进了人大踏步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材料三:


材料四: 1929-1933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美、德、意、日等国积极采取措施寻找出路。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问题一: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材料中的危机?根据图示归纳其措施有何历史作用?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请你用史实说明中国近代史是如何开始的?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中A、B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图中C孙中山建立了哪一新政权?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分析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列宁政府实施的哪一政策?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结合图33—1,美国是怎样摆脱这次经济危机的?合图33—2,在这次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危害?
问题五:综上所述,你有何启示?
2017-06-10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