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0 题号:572326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运动,分别提出了“师夷长技”和“变法图强”的口号。

—— 摘自齐世荣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两次运动的名称。
(2)材料一中的“变法图强”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材料二:阅读下列两幅历史人物图片



(3)图中人物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有何意义?
(4)图中人物陈独秀领导的运动提出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历有哪些变化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两种不同的归宿”,中日改革一败一成。


(1)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
(3)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史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2019-09-16更新 | 1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少数人觉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作者蒋廷黻“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023-12-04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初,河南“洋货山积,土货寥落……无论大小市镇,触目无非外货”。“河南农村中贫困的农民离乡背井出外谋生者一天天增加”,“滑县、封邱、阳武、原武、延津诸县,每年总有大批农民,成群结队……出外工作”。

——谢晓鹏《20世纪初河南城市化启动的主要动力》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河南城镇和乡村分别出现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中“上海、广州、南京”的开放分别与近代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大城市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022-11-06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