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5874449
材料一

材料二: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如下图



(1)图一和图二共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图二反映的是该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变化?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
(3)材料三图中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形势图?图中哪个国家后来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用字母回答)?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



(1)以上材料反映西周的这项制度以什么为依据进行分封?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到哪些义务?
(3)材料二中从上往下看居于第三层的是谁?
(4)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5)西周进行了政治制度创新,导致了西周的强大,但最终仍与夏商一样,走向灭亡,这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掩卷沉思,你最想对亡国之君说什么?
2023-10-09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网,他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周初大分封后,周的统治触角通过众多的诸侯,方国伸向各地,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加强了,……统治力量所及的范围也比过去扩大了。……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因而各诸侯国在政治上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表现得越为明显,这就潜伏着某些战乱的隐患。

——摘编自朱绍候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量、丞,凡三十一县。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总结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你得到什么启示?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写出3点)。
(4)变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总结提升)。
2023-11-05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签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成,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结构图:



(2)写材料二中空缺①处的官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

材料三 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3)指出材料三中的“偃”是谁,汉武帝听从“偃”的建议采取的削弱地方对中央威胁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加强对经济控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盐铁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1-02-09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