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反映了我国水稻栽培在世界历史上怎样的地位?图2的秧马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请另举一例宋朝水稻种植的成就。图3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获得了什么称号?

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共同思想?汉唐多数统治者贯彻这一思想,出现了诸多“治世”。请举三例。

材料三:



(3)分别指出材料三图4、图5、图6所反映的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为保证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请你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022-07-31更新 | 40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两位暴君。人与人的不和谐: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5)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2019-12-12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流互鉴,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它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史记·秦本纪》中曰:“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

——摘编自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材料三: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列举距今约七八千年“定居于长江流域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一例。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建立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及其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北方民族交流对汉族产生的影响,并说说你对民族交融的看法。
2023-01-20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