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5923705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

材料二: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帝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商鞅为秦孝公提出的与富国强兵有直接关系的变法措施主要有哪两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商鞅变法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请说出孝文帝“迁都”的有哪些历史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1)材料反映是哪次变法?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谁?
(2)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任意两点)
(3)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021-04-24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④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⑤统一度量衡;⑥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⑧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只写序号)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资治通鉴》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主”推行的措施及其目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两次改革共同的历史作用。
2020-01-06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创新活动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创新】

材料一:读下图



(1)依据材料一回答:代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这导致了社会上哪一新兴的阶级势力逐渐增强?
【政策创新】

材料二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当时秦国的哪位国君支持这次变法?据材料二概括变法的两项内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法的历史作用。
2019-11-17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