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5930879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所关注,探究大国崛起之路,也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百年维新】

材料一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改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1)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发的展有何积极影响?

【走向现代】

材料二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新国新梦】

材料三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3)你认为林肯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简述你的理由。

(4)十九大召开后的中国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新征程,上述国家的崛起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大动力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材料三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的汽车和电力。

材料四   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五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1采用了什么动力装置?这种动力装置推动了哪一能源工业的发展?
(2)阅读材料二,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其中两个发明及其发明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政治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材料四、材料五,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2024-03-31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4至18世纪以来欧洲迅速崛起,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 恩格斯称文艺复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制度篇】

材料二 某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经济篇】

材料三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l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这个巨人时代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哪些(举两例)?
(2)依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中的国王的哪些权利受到了限制(列举两个)?该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3)依据材料三,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欧洲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12-06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一方面,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共15分)

材料一   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了什么变化?
(2)1851年博览会表明英国获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综上所述,英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丧失了领先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迷信自由贸易的信条,执着于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导产业寻求市场以榨取最后的利润,从而放弃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领先市场的追求,教训深刻。

——摘编自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3)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丧失领先地位的原因。

材料三   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1851-1873)3.3

5.0

3.8

1874-1890

1.7

5.2

(1870-1890)2.4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4)材料三显示这一时期哪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列举这两个国家该时期突出的发明成果(各举一例)。

材料四   农民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农奴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条件实现的?

材料五   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解决了当时美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什么主要问题?

材料六   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便是通过向西方学习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明治维新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成功典范。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7)明治维新哪项措施达到了“富国”目的?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是东方向西方学习的成功典范”。
2023-01-12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