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宋代经济的发展 >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 >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606520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1)简要说明陈亮的观点。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 ,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2)清雍正帝在农工商的关系上持何观点?他持此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实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3)黄宗羲的观点是什么?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代。请大家穿越时光隧道,一起去领略宋代的美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南好】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哪一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的粮仓?上图所反映的纸币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区?
【崇文教】

材料三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3)宋代武将发出这样的感慨与统治者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文化兴】

材料四


文学类
人物作品
陆游《示儿》《钗头凤·红酥手》
《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科技类
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据所学知识,在①②出填上合适的内容以完善表格。
(5)综上所述,你认为余秋雨先生向往宋代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021-07-24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重视兴修水利;宋朝引种占城稻,并大力推广;元朝注重农桑,委派专门官员,编辑农书,指导农业生产;明朝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并大力推广种植;清朝前期,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并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的治理,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积极推广经济作物。

材料二: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宋朝开封城平面图

材料三:明朝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如玉蜀黍(即玉米)、番薯(俗称地瓜),到清代普遍种植于全国各地,高产作物的推广,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清初荒地极多,随处可见,而到康熙末年,则大都被开垦耕种。因而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人口增长也随之加快,特别是地丁合一之后,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乾隆十四年(1749)为1亿7000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增加到3亿6000万。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各朝代古代社会对农业发展的态度?农业在古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对比材料二中的两幅平面图,分析唐朝长安城和宋开封城在商业分布上的不同点,并指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作物品种、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07-12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于淮河以南地区,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幅画作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从材料一这幅画作上反映宋代什么现象?
(3)材料二中的“苏湖”是指何处?当时主要生产什么样的粮食?
(4)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地区”,说明什么?
(5)概述两宋城市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08-18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