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后作业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24-01-14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清初法令:“督抚一年垦田至二千顷以上者记录,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这条法令(       
A.推动了清初农业的发展B.使清政府形成合理的升官制度
C.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D.导致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兵兴以来,地荒民逃……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各州县以劝民耕之多寡……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材料反映清朝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是(     
A.鼓励垦荒,扩大可耕地面积B.清政府不再向人们征收赋税
C.重农抑商D.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023-05-30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巩固测试卷)- 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七年级历史(部编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清朝前期,江苏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乾隆年间的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材料反映了当时(     
A.人口增长B.晋商发达C.商业繁荣D.农业发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汉口镇商业繁荣的描述,正确的是(     
A.“舟樨塞港,街道肩摩”B.“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C.财富“甲于天下”,地段“地值寸金”D.“湖广熟,天下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6. 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南都繁会图》(局部),画面上南市街到北市街一带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出现了大约109个店铺招幌,幌子上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这反映了明代(       

A.商品经济繁荣B.南京水陆交通便利
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活动诚信为本
2023-06-23更新 | 835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三孩政策已于2021年5月31日开始实施,有评论指出放开三孩,甚至全面放开,到鼓励生育,迟早都回到来。人口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A.嘉庆年间B.顺治时期C.康熙末年D.乾隆末年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     
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很多天然植被遭到破坏
③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从1741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的100年内,人口增加3倍,平均每年增加270万人, 年增长率为1.88%。”这一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A.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B.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C.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D.商业城镇的繁荣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大规模迁移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文化专制加强B.民族关系紧张
C.市民阶层壮大D.人地矛盾尖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人口总数和人均土地的占有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1734年

27355462

32.54

1753年

102750000

6.89

1766年

208095796

3.56

A.农业生产恢复发展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D.人口数量缓慢增长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真题
13. 【中国古代的经济】

材料一   宋室南渡以后,南宋政府不断功谕农民广种春差,或频下功种麦的诏今,自东汉末年开始到南宋,南迁的北方人带看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工具来到南方,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唐朝时期,南方的教育水平开始有明显的提升,科举录取人数上,南方渐新超过北方。

——摘编自周方高,宋患聪《咯论宋代农业技术推广》

材料二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中心;同时,长论贸易和大宗贸易活动异常活跃,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果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等,而中国的说器、茶叶等也流行于亚、欧、非三洲。

——摘编自人民教有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商贸兴盛的影响。
2023-06-28更新 | 34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4. 请结合材料,进行探究。

材料一:

年份耕地面积(顷)
1661年5493576
1685年6078430
1724年6837914
1766年7414495

材料二: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等……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中,从1661年到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举出两个当时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山西的票号是哪一大商帮经营的?另一大商帮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乾隆末年有多少人口?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一谈你对人口增长的看法。
2023-05-30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巩固复习06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8-21课)- 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七年级历史(部编版)
综合题 | 较难(0.4)
15. 阅读下面三段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2023-05-17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娃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

——统编版七年级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民衣食有余”?
(2)根据材料二,简述清初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并分析其产生的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2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3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4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5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6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7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8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9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0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1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2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二、综合题
130.85经济重心南移  明清经济的发展
140.4明清经济的发展  明清四大名镇
150.4明清经济的发展
160.65贞观之治  明清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