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江苏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3-03-29 6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见如图)可用于研究(     
A.人类的起源B.禅让的形成C.农业的发展D.国家的产生
2022-11-07更新 | 41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 依据《史记·楚世家》的相关记载,历史教师讲述了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     
起点:楚武王言“我蛮夷也”。
发展:不到百年,楚庄王陈兵问鼎。
高潮:晋楚邲之战后,楚庄王论“武德”。
结尾:战国后期,出现“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局面,楚国一度被推为合纵之长。
A.分封制度的强化B.民族之间的交融
C.六国统一的完成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3-03-28更新 | 5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大规模迁移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文化专制加强B.民族关系紧张
C.市民阶层壮大D.人地矛盾尖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图企业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5年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轮船招商局                 1873年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23-03-28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下表为《大刚报》在1942年10月进行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测验参与者包括学生、公务员、商人、军人、工人、农民等,各主要年龄段均有参与。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问题及结果统计
1你认为中国抗战,究竟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11206人,占99.5%未置可否:56人,占0.5%
2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
日本:7819人,占69.4%德国:3443w人,占30.6%
7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5724人,占50.8%不要:5424人,占48.2%未置可否:114人,占1%
A.主流民意对抗战持必胜信念B.战胜德日的顺序与民意吻合
C.民众完全依赖盟友对日作战D.民意测验结果没有史料价值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6. 下面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根据地的建设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023-03-28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运动蓬勃发展,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当时第三世界普遍的呼声与愿望,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应时代潮流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03-28更新 | 62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下图法新社记者的评论是基于中国(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独立国家B.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
C.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3-03-28更新 | 92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9.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有如下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这说明庄园法庭(     
A.首创欧洲成文法典B.审判程序规范透明
C.维护领主阶层利益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023-03-28更新 | 54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该文件指出:“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历史进步性在于(       
A.揭露了剥削的残酷性B.宣告了民族国家独立
C.保证了英国政局稳定D.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2023-08-26更新 | 800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西校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人民群众清早醉来,惊讶地读到这样的布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手中”这一历史场景反映的是(     
A.农奴制改革B.巴黎公社成立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2. 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这体现了(     
A.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欧洲的冷战对峙
C.二战前的紧张局势D.世界多极化趋势
2023-02-08更新 | 376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河南专用)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如图为某篇历史论文的写作主线,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科技的进步与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2024-03-30更新 | 17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应星年谱(年岁接虚岁计)

1587年(万历十五年),1岁,出生于江西南部府奉新县。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29岁,赴南昌参加乡试,得第三名举人。

1631年(崇祯四年),45岁。第六次赴京参加会试,再次落榜。从此放弃科举,专心于实学。研究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农工业生产技术及自然科学。

1635年(崇祯八年),49岁,在江西省分宜县学教谕任内,利用余闲时间整理往日调查材料,并阅读文献,准备写作。

1637年(崇祯十年),51岁,发表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三卷18章,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农工业各领域技术成就,由友人涂绍煃资助出版。

1648年(顺治五年),62岁,决定做一名隐士。

1666年(康熙四年),80岁,卒。(卒年现尚无确切证据)




                       《天工开物》书影

——摘编自潘吉至《宋应星评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题后括号内写“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题后括号内写“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题后括号内写“不涉及”,
①宋应星一生历经明清两朝。(     
②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是为了求取功名。(     
③《天工开物》成书后多次再版印刷。(     
④《天工开物》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     
(2)根据材料,概括《天工开物》体现的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15. 英国铁路建设

材料一:曼彻斯特棉纺商人抱怨说从利物浦经过运河运送原料比从英国越过大西洋海运来得慢,因而在1821年开始兴起建立铁路连接两市的想法,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线成为第一条公共铁路——完全由公司自己经营,用蒸汽车头牵引自己的车和运送旅客、货物,收取运费,到了1833年,公司的股票价值已经增加一倍以上。英国其余各地亦开始兴建缺路;造成铁路繁荣时期,到1850年铁路已长达六千英里。

——摘编自奇波拉《欧满经济史》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已重视殖民地的铁路建设了,它在印度、埃及、南非、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建筑了许多铁路。此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到1913年时,已在殖民地共建铁路达10万余公里,

——张天《论英国近代化全球交通运输网的建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19世纪30年代后英国铁路建设繁荣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铁路分布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在殖民地进行铁路建设的认识。
2023-03-28更新 | 4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充明。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这个深渊的“底”就在20世纪的头20年,就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虽然,这时中国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因素,但相对于社会“沉沦”主流来说,它是弱小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往后,直到4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渐渐走出谷底。虽然,消极的“沉沦”的因素仍然严重地存在,其对中国社会的压迫,甚至不比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前弱。但是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经济力量、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

——摘编自张海鹂《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历史事件(材料提及的除外)。为什么认为在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沉沦”到了谷底?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升因素中“新的政党”是什么?并说明它是怎样一步步引导中国走出“谷底”的?(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通畅)
2023-03-28更新 | 3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北京人单题
20.65晋楚争霸  春秋争霸的评价单题
3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40.6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5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6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7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8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90.65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单题
100.65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单题
110.65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单题
120.65美国冷战政策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4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15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160.4辛丑条约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