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末 2023-08-03 1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B.运输工具的改进
C.劳动人民的智慧D.计算能力的提高
2022-06-27更新 | 2201次组卷 | 51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更方法,下列示意图空格处应填入的是(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唐朝含嘉仓粮食储量约占全国一半,在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含嘉仓粮食基本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如苏州、徐州、楚州(江苏淮安)、润州(江苏镇江)、冀州(河北衡水市冀州区)等,有糙米、粟、小豆等品种。这表明唐朝前期(     
A.国家开始兴建含嘉仓B.大运河经济功能凸显
C.各民族交融趋势增强D.中外文化交流较频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的出现(     
A.加速井田制走向瓦解B.推动工商业发展
C.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D.加剧了人地矛盾
2023-08-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唐初官修六史《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晋书》和《隋书》,分政权修撰,无正统与否之分,改变了南北朝时期修史“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渭南为岛夷”的陋习。此举旨在(     
A.加强南北交流B.消除南北差异
C.总结前朝教训D.增强国家认同
2023-08-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下列是某学生所做的读书摘录,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646年,日本效仿唐朝实行租庸调制
10世纪,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11世纪,越南引进科举制
A.与欧洲国家间友好往来B.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
C.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D.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巨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流亡途中下诏,赋予各节度使以自调军粮、任免辖区内官吏、主管辖区内赋税徭役征发等职能。这一措施的实行(     
A.促成藩镇割据局面出现B.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C.加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D.给唐朝带来致命打击
2023-08-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北宋灭亡的标志),虏骑(少数民族骑兵)所过,莫不溃散。”这段话旨在说明北宋(     
A.中央集权的强化B.北宋被金兵所灭
C.重文轻武的危害D.北宋军队素养低
2023-08-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所示是一块辽代契丹贵族的墓志铭。该墓志铭表明当时辽朝(     
   
(大辽尽忠平乱功臣兼侍中赠中书令谥贞愍律公墓志铭记)
A.崇尚佛教文化B.民族矛盾尖锐
C.推行蕃汉分治D.借鉴汉族制度
2023-08-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岳飞在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并上书宋高宗:“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高宗未予理睬。同年十一月,反对宋金“讲和”的枢密副使王庶、枢密院编修胡铨等或被罢官,或被贬谪。这说明南宋初(     
A.中央集权受到了威胁B.武将政治地位卑下
C.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D.官吏任免随意性强
2023-08-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斗茶”是中国古代评比茶之优劣的一种方式。据北宋蔡襄《茶录》记载:“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可知,斗茶之风由贡茶之产地——福建建安兴起。到了宋代,从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从此可见,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B.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
C.茶叶在全国普遍种植D.文人雅士引领了社会潮流
2023-08-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宋代将县城以下的乡村经济中心设立为“镇”,由中央直接委派镇官,称为“监镇”,进行治理和收税。镇官享有略低于县官的职权,“镇”的含义,也因此由唐代的军事要地,变为宋代的乡村经济中心。由此可知,宋代(     
A.地方割据势力过大B.工商业发展推动地方行政制度变化
C.重农抑商政策改变D.江南地区出现了高度专业化的市镇
2023-08-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中记载:“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反映出(     
A.宋元时期社会动荡不安B.多民族政权由并立走向统一
C.宋元时期交通四通八达D.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2023-08-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从下面的左图到右图,我国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体现了(     
A.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B.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C.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D.地方权力得到了加强
2023-08-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史实结论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①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元朝设立北庭都元帅府
A.福建B.新疆C.西藏D.台湾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长安”指汴京),可怜无数山。”。上述词句主要体现辛弃疾(     
A.强烈的爱国情怀B.鲜明人道主义色彩
C.刚健豪放的词风D.对盛唐伟业的赞赏
2023-08-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
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
2023-08-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元朝在全国设有约1400处驿站,驿站分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站用马、牛、驴。由此,元朝形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通网络的形成(     
A.消除了边疆与内地差距B.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使元朝疆域不断向西扩大
2023-08-0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皇明祖训》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颜顽(抗衡),不敢相压。”该朝“罢丞相”的目的是(     
A.精简官僚机构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思想控制D.强化君主专制
2022-08-01更新 | 93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郑和的随行官员对途经国家的地理位置、港口、社会风貌和气候、物产等做了详细的记述。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打破了东西方隔绝状态B.增进了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C.增强了明朝的国家实力D.开创了亚欧海上交通要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
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
C.科技发展依赖国家制度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发明
2021-08-12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5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     
A.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B.完全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愿望
C.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D.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明清时期,“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小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家喻户晓。这种现象说明了明清小说(     
A.完全替代了其他文学形式B.因其真实性受到大众欢迎
C.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D.艺术水准达到了古代巅峰
2023-08-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5. 有学者指出:“明朝中后期,皇帝疏于政务,只寻欢作乐,对国家政务漠不关心,明君臣之间处于隔绝状态,在位君主和廷臣见面交接甚少。”这种现象说明(     
A.明朝政治腐败B.相权势力增强
C.外戚势力专权D.倭寇入侵严重
2023-08-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6.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闯王”的欢迎、支持。“与闯王来时不纳粮”相符的史实是(     
A.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B.严明军纪,不妄杀一人
C.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D.进攻北京城,灭亡明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康乾时期,清政府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东北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中俄边界;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政教事务。这些做法体现了(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国家疆域远超历代D.清朝经济高度发展
2023-08-02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8. 明清时期的中国,在世界文明的赛场中逐渐落后,又因为虚弱与自我陶醉错失了开拓市场、拥抱世界的机会。这一时期“虚弱与自我陶醉”的表现有(     
A.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创立科举制度
C.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发展海外贸易
2022-10-02更新 | 1552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9.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大规模迁移示意图,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文化专制加强B.民族关系紧张
C.市民阶层壮大D.人地矛盾尖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0. 京剧在清朝末期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不同于昆曲只注重雅文化的传承,而是代表着民众的心声,使民众乐于接受。材料旨在说明京剧(     
A.具有高超审美价值B.符合民众价值追求
C.成为全国性的剧种D.体现清朝社会风尚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回顾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地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考试成绩是取舍的主要依据,而且科举制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与之前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不同。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

材料二: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科举次数(次)录取进士总数(人)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宋太祖1518813
宋太宗81487186
宋真宗121760147
宋仁宗134561351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材料三: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并说明科举制有何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前期科举制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前期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
2023-08-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宋元时期,是我国继隋唐经济繁荣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朝代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西汉19.8%80.2%
唐代43.2%56.8%
北宋62.9%37.1%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幅图,并说明宋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情况。并简述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科技的发展情况。并列举一个相关实例。
2023-08-04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朝代中央官制

地方管理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制
把军、政、财权收归中央,设通判、转运使

中书省

行省制度

废丞相设内阁

南书房、军机处设立驻藏大臣、设立伊犁将军
(1)根据材料,指出哪一位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三个相互关联的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8-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65开元盛世单题
3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4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50.65“天可汗”单题
60.65国际大都会长安  遣唐使单题
7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8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9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0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10.65宋金和议单题
12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13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乡村生活与节日(宋)单题
14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50.65王国问题的解决  行省制度单题
160.85陆上丝绸之路  唐朝的民族政策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170.85宋金和议  宋词单题
180.65火药的发明与应用单题
190.65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单题
20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21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22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230.65戚继光抗倭单题
240.65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单题
250.8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6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70.65清朝设置台湾府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多伦会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题
28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29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300.65京剧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八股取士
320.65经济重心南移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
三、论述题
33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行省制度  军机处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