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6066913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材料二:“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材料三: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有人把当前的中日关系比作打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您对此怎么看?

王毅:2014不是19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做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在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中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原则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当时是谁兼外交部长?

(3)“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再写出其它两项中的任一项。

(4)材料三“2014不是1914,更不是1894”中的“1894”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5)从近代历史上的中国外交政策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屡遭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屈辱】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开始了”。


(1)“列强的炮声”是指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奋起抗争】

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2)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
黄海海战A
血战台儿庄B

【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_____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就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发表重要讲话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把材料中的“_____”部分填写完整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为何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心灵感悟】


(5)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你有哪些感悟?
2022-02-24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但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而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事也。

——陈独秀《变法与孔教》


(1)材料一所反映的和近代中国哪一场运动有关?据材料指出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有哪些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什么?材料中“两大政治运动”分别代表了哪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伦理问题”,材料三的作者进行了怎样的探索?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有哪些?
2020-10-10更新 | 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泪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铮铮铁骨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声称:“(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1)材料一中为了“狠狠地教训它”,英国的举动是什么?结果怎样?

材料二: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材料三:在19世纪末的某历史事件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凶狠残暴也是世所罕见,充分显露出日本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本质。


(3)结合材料三,举例说明日本的野蛮罪行。与之相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

——摘编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4)你同意材料四中“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五: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下图两位人物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分别说出上面两位人物的英勇事迹。
2024-01-04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