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6233588
每逢重大历史时刻,我们党总能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纲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打开新局面、开辟新境界。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二: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所述“正确的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宪法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如何?由哪一次会议通过?
(3)材料三中所述,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哪一会议为起点?
(4)根据材料四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
(5)回首过去的100多年,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一个有着灿烂文明的民族今天渴望再创辉煌,有许多历史经验应该去继承和发扬,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些历史经验。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探究一:烽烟已起,时代抉择

探究二:新时代,新情境

核心任务:我为党史纪念馆担当志愿讲解员——寻访前辈足印,共话信仰初心

近代奋斗历程部分包含以下5个展馆:

一、1921——开天辟地,书写新章

二、1927——转入农村,开辟新路

三、1936——战略转移,转危为安

四、1940——激战华北,规模宏大

五、1949——百万雄师,占领南京

任务:作为志愿讲解员,需要按照以上5个展馆的主题设计讲解词,以便在现场向参观者们介绍。


(1)依据探究一中的图表,指出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以什么身份为主?他们在时代洪流中没有选择独善其身而是投身革命的原因是什么?回到当下,在如今社会主义强国的征程中,你又有着怎样的时代抉择?
(2)讲解词要求:聚焦核心任务,结合五个展馆主题相关的史实进行论述;讲解词要按照主题顺序,表述清晰成文,史论结论,250字左右。(不许标序号)
(3)请你谈谈我们设立红色纪念馆、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4-03-08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屡遭挫折,失败惨重,这迫使中国共产党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基于这个特殊国情,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寻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并在践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正确地总结了中国革命遭受挫折的教训和走向成功的经验,提出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原则,进而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毛泽东思想。

(1)据材料,指出“特殊国情”的具体内涵以及“革命新道路”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被肯定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两次重要会议。
(3)谈谈以上材料给你的启示。
2024-01-10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认识到农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适应国情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时间时期重要文件主要内容
1921年—1927年建党初和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政治、经济上打击地主;建立农民武装;普及政治宣传;废苛捐;文化运动;合作社运动。
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法》没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土地分配的原则是“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以“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方法”“按人口或按劳力”平均分配;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允许农民出租、买卖。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地主应普遍的A,不得抗不实行,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缴纳。
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B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材料二   毛泽东在当时就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当时苏区流传这样一首诗“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形成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人弱点。速战速决等战略战术思想。这些战略战术思想建立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之上,解决了红军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杰出贡献。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中A、B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红军反“围剿”斗争中,红军是如何解决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战胜强大敌人这一问题的。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时期,说明农民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的贡献。(要求:条理清晰、叙事明白、逻辑严密,有理有据。)
2024-05-20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