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63221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与外界交往日益减少,逐渐落后于世界。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但是我们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之路,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巧用表格,夯实基础】请将表格中的知识点填写完整。
侵略与反抗
列强侵华战争抗争的代表人物或事件
林则徐、关天培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邓世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关注细节、请你纠错】请你找出以下材料中的三处错误并纠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图说历史,归纳主题】

(1)请你依据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2)请写出五四运动、台儿庄战役、渡江战役的意义
(4)【挑战思维,自主探究】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请你说明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距今(2019年)179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军队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9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25年前的一场战争使我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19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人民进行顽强的反抗和斗争,其中左宗棠、李宗仁、彭德怀等三人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立即告诉议和的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他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179年前”,“159年前”,“125年前”,“119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恶劣的影响?(即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分别说出上面三位人物的英勇事迹。
(3)阅读材料三,总结出一条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的理解。
2020-12-12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目”之所见

书籍目录揭示线索,隐含认识。以下目录出自王家范等撰写的中国古代史专著——《大学中国史》。阅读目录,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在目录横线处填入相应内容。(填写字母)
A.元   B.帝国的繁荣与开放   C.历史大变动:春秋战国
(2)第二章第一节的标题是“寻觅中的夏”,其下包含了“文献传说中的夏朝”“夏文化中的考古探索”两目。据此,推测作者“寻觅”夏朝历史的方法是(填写字母)(     
A.只研究文献材料B.将图像材料与原始文献相互印证
C.只研究考古材料D.将文献、传说与考古材料相互印证
(3)第四章以“大一统帝国的创制(创立制度):秦、汉”为标题,作者意在强调(填写字母)(     
A.秦汉两朝制度的不同之处B.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意义
C.秦汉两朝的兴衰与更替D.秦汉创制对古代大一统王朝的深远影响
(4)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说说这本中国古代史只写到1840年前的原因是什么?
2024-04-26更新 | 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抗争与崛起中国近代史是风云变化抗争探索的历史,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 40 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 70 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主义革命 90 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 多年历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 5000 多年的传承发来的……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1)以上材料,可以作为研究四行仓库保卫战直接证据的有哪些。
(2)A同学在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后,想进一步了解上海抗战的历史,请为A同学寻找一则相关史料,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上文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40年”“170年”是分别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起点的?请选择其中的一例,简述其影响。
2023-11-21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