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6483157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几个阶段: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一部反动政府的投降卖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和追求近代化的奋斗史。“锅里有的,碗里才有,国家好,大家才会真正好”,华盛顿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梦是海内外华人对强国富民的百年夙愿。

材料二:“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沿线国家和大洲通过无数的节点联结起来,这些节点促成了一个松散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间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材料三: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

——《大国治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追求近代化的奋斗史”的起点是什么?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目标道路上,与“富民”密切相关的人物是谁?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主题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材料中器物探索之路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摘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为什么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四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历史意义是什么?
【青春风暴】

材料五:1919年,当时羸弱的中国被迫接受其他大国在凡尔赛和平会议提出的条件。这促使北京大学学生发起街头示威和抗议,连带发起了民族主义运动,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从而复兴中国。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开创性的时刻。

——《第18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主旨演讲》


(4)材料五中“民族主义运动指的是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开创性的时刻”?
【新的征程】

材料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019-11-21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事业就大有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上面两则材料实施“战略调整”的古代君王分别是谁?他们的“战略调整”对中华民族有哪些影响?

材料二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祈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洋务派掀起“自强”“求富”这一“战略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结果对你有何启示?

材料三   一百年来,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

——习近平2022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千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任意选择“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一例阐述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的。
2023-04-23更新 | 8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洋务运动理应承担的历史任务是在中国前现代社会中引入并聚合现代性因素,实现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如果仅仅赋予它这样的历史使命,那么应该承认,洋务运动大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而,人们并非仅仅赋予它如此简单的历史使命,而是期望它能够使中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国家。从这方面看,洋务运动又远未完成其历史使命,反而使古老的民族又失去了一次经济腾飞的机会。

——左玉河《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顿挫》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站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去评价洋务运动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导致材料二的历史必然性。
2023-04-27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