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6 题号:6593039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是秦国国力日强,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选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97年,谭嗣同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署按察使黄遵宪在长沙设立时务学堂,创办《湘学报》。1898年,他和唐才常等组织南学会,创办《湘报》,宣传维新变法。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益讲究穿戴,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从凭票供应肉、蛋、油到各种美味食品应有尽有,以至于“减肥”成为时尚;居住条件的改善引发了“装修热”;从骑自行车出门到开私家车远行,“自驾游”成为时尚。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国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写出两种即可,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香港开埠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2)“首批出国留学幼童合影”与哪一事件有关?写出一例这一事件中创办的军事工业。
(3)“公车上车”揭开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序幕?写出一例其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4)“德国强租胶州湾”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2023-11-01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陈旭先生说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开始筹建汉阳铁广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维新派利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康有为在解释孟子“民贵君轻”时认为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赋予的,君主是民众的一员,是民众的仆人。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有个德国朋友问蔡元培:这一次的革命,是否可以成功?蔡元培答以必可成功,因为革命党预备研究很久了,有一日,刘君把这龙旗扯破了,他去备了两面五色旗来替它。又有一日,来了一位使馆的秘书,带笑带说道:“袁宫保出来了,革命军势孤了!”

--摘编自《仰望蔡元培》

材料四 李大钊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摘编自陈独秀《孔教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汉阳铁厂是哪一运动的产物?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化中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的哪方面?为此,维新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活动?
(3)据材料三,指出蔡元培认为“这一革命”必可成功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这一革命”有什么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我们反对孔教”的依据?为此,中国人进行的探索运动是什么?运动中标举的口号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在动力。
2021-12-17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所反映的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2)与图片②有关的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3)图③人物的领导了什么事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图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5)请给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时代主题。

2018-12-26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