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3 题号:6799580
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片,反映的是不同的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与图二反映的都是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的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你认为图三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关系?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争名称。

(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2019-01-14更新 | 26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遗留至今的各类史料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证据。我们要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提高史料的识读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宋书》记载南朝:“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



(1)图一中拜别汉武帝的使者是谁?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分析该使者通西域的深远意义。图二中“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其中心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的两点成因及这一现象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为我国历史上两位民族英雄的肖像及其所作的诗歌,请任远其中一位民族英雄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①包括姓名、主要事迹、意义或评价;②字数不少于40字;③两图都答则按图三评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历史学科开展史料研习谈谈你的理解。
2024-03-21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分享中华文明智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各方共同研发了“中国关键词”文化文明系列,旨在用价值理念融通促进中外文明对话,用文明交往实践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用文化标识传播增进中外民心相通。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价值理念】

“伸引问仁。于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施:施子,施加)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文明交往】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骆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瓷器、茶叶……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琥珀、石榴、佛经……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A,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文化标识】

     蔡伦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1)根据材料,说说“子”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什么?
(2)根据材料,指出其中一种中国输出的物品。补充材料中A处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中“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的理解。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者之间的联系。
(4)综给上述材料,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024-02-11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