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齐桓公称霸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5 题号:7352498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从材料二的内容可以总结出这是变法的哪一点内容?
(4)材料二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5)材料三讲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6)材料三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7)结合三个材料说说我国当下应该如何改革。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材料一中的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

(3)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跻身社会上层,那么他实现理想的最快途径是什么?

(4)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018-09-21更新 | 62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摘编自《论语》

材料二   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成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魏主”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魏逐步强大。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根据材料二,简述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析秦国权力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以及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改革对国家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2023-01-04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列国进行战争483次,朝聘盟会450次,这些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晋国也曾多次参加,晋国规定各附属国“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1)列国的军事行动和举办朝聘盟会的目的是什么?
(2)管仲被哪一个国家任用为相?为了争霸,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
(3)管仲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4)齐桓公和晋文公能称霸对你有何启示?
2020-11-05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