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7404140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这场战争” 是指什么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2)材料二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3)材料三中“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变法通议》

(4)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这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 19世纪 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5)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泰州某校初三年级围绕“国际关系”开展主题式项目学习,请你按要求参与。

项目一 资料整合

项目二 史料分析

史料1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自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支配地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和动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构建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体系, 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史料2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与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 并扩散到其他地区, 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国际形势黄皮书》

项目三 家国情怀

党的十九大以来,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关系分化组合更趋复杂,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方向发展。面对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中国……坚定地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请将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其中体现侵略与对抗的事件有哪些? (均只写序号)
(2)什么事件使史料1中“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战胜国构建了哪一“维持战后和平的体系”?据史料2指出,“过渡期”出现了怎样的权力转移和变化?
(3)据项目三,概括“中国……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的对策。并结合中国现代外交史,举一史实说明中国力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24-05-22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的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材料三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四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了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材料中提到的“强盗”是谁?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3)材料三中的“割地求和”被迫割了哪些地方?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4)上述材料描述的情景,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对应了该不平等条约的哪一项内容?
(5)回顾上述历史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2022-12-14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发生后,清政府与侵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2)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据材料分析,这场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清单 


 
(3)材料二中的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

材料三



(4)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三幅图片看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趋势如何?
(5)请你将下列一系列条款结合图片进行归类:(写出符号)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D.开放重庆等地为商埠E.开放广州、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F.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G.割香港岛给英国H.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I.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盐税做担保。
图一:____________;图二:____________;图三:____________;
(6)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给你的启示和感受是什么?
2019-11-16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