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欧洲 > 西欧城市的兴起与庄园 > 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6 题号:756947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初的工场手工业主人很多是包买主,他们把原料交给手工业作坊加工制造,或是购买他们的半制品,再交别的手工业者加工,或是自己成立作坊,让表面上独立的手工业者到作坊里为他做工。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且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                                

——伍丹戈《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庄园就是一个村子。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直领地和佃户份地两部分。领主直领地由依附于庄园的佃户无偿耕作,其收获金归领主,佃户的小块份地则由佃户自己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佃户一家的生活。佃户的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领主供给饮食,还须由领主支付一定的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因中长年需要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庄园里有哪些劳动者。
(2)材料二局面出现,说明当时西欧实行什么制度?各级封建主与其附庸之间关系的主要纽带是什么?
(3)分析上面两则材料,说明中世纪西欧处于什么社会形态。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建议。
2021-11-14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各地经济联系薄弱。政治上,分裂割据占据支配地位,王权弱小。查理大帝虽然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很快走向解体。城市兴起之后,新兴的市民阶级与王权结成联盟,反对割据势力,从而帮助王权取得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

——摘编自任宪宝主编《全球通史·人类共同体的历史》

材料二       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特别是早中期的文化深受教会的影响。骑士文学在十二三世纪繁荣起来,骑士文学的特点是较少受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束缚,追求情感表达,富于浪漫和世俗的色彩。封建时期的西欧,还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世俗大学。大学的创立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兴起。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读本·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上述特征的原因;写出材料一中“查理大帝”被称为“罗马人皇帝”的时间;根据材料一,概括“实现了国家统一”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骑士文学”和“大学兴起”的共同影响。
(3)综合上述探究,归纳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趋势。
2022-12-04更新 | 15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外历史上经济领域的发展和经济状态的变迁构成了波澜壮阔的经济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春秋战国到近代,男耕女织的综合型的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租佃农还是自耕农,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且小农业经营与家庭手工业经营相结合,也就是小农将粮食与衣服这两大需要的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个体家庭经营中。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自11世纪,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佃户可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

——摘自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与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现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上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三 自德国统一以来,德国的兴衰往往左右甚至改变了欧洲局势的走向和格局。曾经“德国的欧洲”显示了德国称霸欧洲、一心要统治欧洲的野心,战后,“欧洲的德国”使战败后的德国迅速兴盛统一。

——摘自伍贻康《“德国问题”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

材料四 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

——国际锐评《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经济与西欧庄园经济有何相同之处?这两种经济形态是如何被打破的?
(2)结合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说明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并简述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背景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德国是如何从“德国的欧洲”转变为“欧洲的德国”的?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态度的原因?
2019-07-02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