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局部抗战时期 >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 九一八事变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7628501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国共两党的发展史”专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兄弟携手】

材料一   


【兄弟反目】

材料二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材料三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同仇敌忾】

材料四   1938年4月7日,台儿庄城内枪林弹雨,血流成河。日军头一次遭到了国民党军队如此顽强的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两大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说说1927年4月以后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乘虚而入。根据材料三回答,日本制造了哪一侵华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中的哪一著名战役?请你另外举出一例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
(5)对于两党关系的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和历史的发展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   1927-1937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1946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万人,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所述及所学知识,说出1927-1937年间,日本帝国主义乘国共两党内战之机制造了哪些侵华事件?
(3)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请列举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上展现“民族凝聚力”的战役各一例。你认为这场民族解放战争我们取得完全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提及的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渡江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从政治或军事角度回答)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2021-02-04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中的创伤】

材料一   1935年创作的歌曲《松花江上》写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这首歌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和平中的曙光】

材料二   如图是一张旧报纸的图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示报纸上刊登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性意义?

【战役中的博弈】

材料三   下列是两位同学对某场战役的描述。


甲同学
除缴获汽车八十二辆,大炮一门,炮弹二千余发,步枪数百枝,打死敌人一千多人外,还包围了敌之高级司个部,缴获种密文件甚多,……实乃抗战以来首次胜利。
战役在政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傲不可一世之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乙同学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材料三中两位同学所描述的战役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

【进程中的转折】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理解“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列举一位抗战时期的民族英雄及其所体现的抗战精神。
2024-01-10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李老师以“全民族抗战”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史料——了解十四年抗战】


(1)概括“14年抗战”概念的史实依据。分析提出“14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与日军周旋于白山黑水之间,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932年,日本侵略者挑起一二八事变,驻守在上海的中国守军英勇抗击日军。之后,中国守军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六年,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任务二【电影传媒——解读历史史实】


(2)历史影视片是历史的艺术加工和再现。请你介绍下列两部电影作品。

图一   电影《血战台儿庄》                         图二 电影《百团大战》

任务三【阐述史事——彰显全民族抗战】


(3)历史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反动势力依仗武力,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给人类带来痛苦,因此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请你以“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       武汉会战       《论持久战》       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

2024-01-15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