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78240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二   西方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三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材料一中所述的史实与什么运动有关?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有何具体行为?
(3)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是单纯的朝代更替,它是政治革命,即以创造新政治秩序”,“虽以破坏为方法,却以建设为鹄的(目的)”。它打碎了旧秩序,但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方面新秩序的建立。因此,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史上一块承前启后的重要里程碑,其历史意义和功绩不容抹杀。

——摘编自张立方《现代化视野下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

材料三   新文化人之所以把矛头对准孔教(儒家学说),主要在于它作为上层文化的主体,二千年来“吃人的礼教”和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不能不拿下来,也因为“孔子云者,遂非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也”。

——摘编自欧阳哲生《试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企业的主要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把矛头对准儒家学说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的白话小说。
2024-02-18更新 | 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以来的北京既见证了中国屈辱挨打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力反抗的历史的洪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掠夺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战争中悲催的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1)据材料一回答,“一片废墟和大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场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又割让了哪一地区满足了英国的侵略野心?

材料二:“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庚子西狩丛谈》


(2)材料二中“庚子之役”指的是那场战争?

材料三:我们不满意于旧道德,是因为孝悌范围太狭了。说什么爱有等差,施及亲始,未免太猾头了。就是达到他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理想世界,那时社会的纷争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现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为全社会的友爱。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现代道德的理想”是什么?宣传“现代道德”的主要阵地是什么?它对封建道德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中心是如何变化的?在这场运动中,哪一力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从此,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到什么新的历史时期?
2020-11-18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促进各国文化的新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材料一     



(1)写出图一文物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概括图二孔子的主张。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迄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枝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   

——《汉书・儒林传赞》


(2)材料二中汉朝“传业者浸剩,枝叶繁滋”的出现和汉武帝时期哪一思想措施有关?

材料三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玛窦在北京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正式任命徐光启督修历法,他们聘请耶稣会士龙华民、汤若望等参加,最终以《崇祯历书》为总题目,编译了46种、137卷巨著,详细介绍了欧洲先进的天文学知识。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摘编)



                      敦煌莫高窟壁画
(3)读材料三,敦煌莫高窟造像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哪一宗教文化的融合?徐光启等人主要学习了西方哪些学科门类的先进知识?

材料四   1920年9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出版,内容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表了陈独秀的《谈政治》和《对于时局的我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政治。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进程、回顾》(摘编)


(4)材料四中,《新青年》传播哪一新思潮?它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2023-03-23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